韩国历史山寺·山地僧院 首页 > 了解韩国 > 世界遗产 > 文化遗产 > 韩国历史山寺·山地僧院 >


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期间,韩半岛吸收了由中国传入的大乘佛教各学派的说法,各地兴建了大量佛寺。韩国的寺院大体可以分为兴建在平地上的城市寺院以及建在山中的山地型寺院两类。后由于朝鲜王朝(1392~1910)推行“崇儒抑佛”政策,使佛教受到重挫,大部分城市寺庙被强行拆毁。包括“山寺”在内的山地寺庙一直作为僧侣信仰和精神修行、日常生活的僧院延续了其本来的功能和特征。换言之,城市寺院消失殆尽,而山地型寺院则进一步扩大了作为信徒信仰场所的功能,逐渐开始出现所需的配套空间和设施。
构成“山寺”的七座寺院在悠久岁月中始终不渝地继承着韩国佛教文化的传统,将作为修行、生活、信仰场所的综合僧院的历史和文化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寺院建筑选址遵循“见山见水”的原则, 呈现出自然地点缀在山水之间的开放型结构。台基都选择最小规模修葺顺应地形地势,寺院布局采用散式非对称布局,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扩大寺院范围,以曲折型、倾斜型、溪流型为典型寺院布局。